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杨氏真一轩记 南宋 · 赵雍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二
眉山彦通开轩于太学书堂之左,以为游息之地,而名曰真一,属余记之。
余曰:何哉!
夫记事,古之所以纪其本末,而书以示后也。
轩之作,必有窗户几案、图书文字之乐,则余执笔以从。
今真一之名近于虚诞,诚欲记之,如捕风系影,将何述乎?
画工不画鬼神,而学者耻谈天外,恶其诞也。
自义理之学行于世,而士失其本旨,穿空凿妙,务为难晓之论,三尺童子奋辞场屋,为科举之文,则鬨然皆以真一为说,令人厌闻之。
予敢复为此缪悠哉!
请独为君记轩中之物,以为真一之喻。
今夫窗户几案、图书文字,其在轩中,阙一不可。
将混此数物,指为一物,则名品不齐,决不相用,将件计其物,各置一处,则废一物之用,而百用坐废。
譬如耳目鼻口,自然运动,既不可谓之一,亦不可谓之二,此真一之喻也。
君居此轩,昼仰夜息,与数物为偶,藉窗户几案以舒其体,藉图书文字以游息其心。
终至于遗形放心,弃置百物,而独会于真一之处,则君固何以告我,而我亦何以为君意乎!
得其一者,或不能自知;
知其一者,或不能为言。
如人嗜食,但知食美,而不知羊豕盐梅,孰成此味;
如人嗜酒,但知酒美,而不知秫稻曲糵,孰成此酝。
醉饱之适,虽有庄周、惠施,不能状其情,而况真一之说,乃妄使余名之哉!
虽然,真一之说则不容学,而其端涯似可驯致。
孔子曰:「学以致其道」。
孟子曰:「专心致志则得之」。
此造化之梯级,而学道之舟舡也。
大丈夫用心专一,果能不以外物乱其心,则死生祸福犹能轻之,况仕进得失之早晚乎?
为真一之说者,当自此始也。
言毕,彦通顾余笑曰:「孺子之言,庶几不害教」。
乃遣书之。
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1180年10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五、《渭南文集》卷五、康熙《西江志》卷一四八、《南宋文录录》卷五、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臣近因民间词诉,勘会到本路筠州百姓陈彦通,因诉事夹带,称高安县押录陈谅,经两次徒杖罪断罢,不合冒役事。
其本州于淳熙六年十月内,以为陈彦通所论冒役不实,遂引用乾道六年八月二日臣僚陈请妄诉冒役科反坐刑名;
仍引在法诸州县公人曾因犯罪勒停(谓于法不该收叙及未该收叙者。),放罢编配,再行投募充役者,许人告;
诸州县收叙公人于令格有违者,徒二年;
公人依法不该收叙,而隐落过犯或改易姓名别行投募者,准此,将百姓陈彦通决脊杖十三。
臣窃详反坐之法,本谓如告人放火,而实不曾放火;
告人杀人,而实不曾杀人,诬谄善良,情理重害,故反其所坐。
然有司亦不敢即行,多具情法,奏取圣裁。
今愚民无知,方其为奸胥猾吏之所屈抑,中怀冤愤,诉之于官。
但闻某人曾以罪勒罢,又有许告指挥,则遂于状内夹带冒役之语。
村野小民,何由身入官府,亲见案牍,小有差误,亦当末减,以通下情。
纵使州郡欲治其虚妄蓦越之类,亦自有见行条法,笞四十至杖八十极矣,与反坐之法有何干涉?
若一言及吏人冒役,便可捃摭,置之徒罪,则百姓被苦,岂复敢诉?
吏何其幸,民何其不幸也。
自昔善为政者,莫不严于驭吏,厚于爱民。
今乃反之,事属倒置。
兼见今诸处冒役吏人,虽究见是实,亦不过从杖罪科断罢役而已,未有即置之徒罪者。
岂有百姓诉吏人冒役,却决脊杖之理。
臣本欲即按治筠州官吏,又缘有上件乾道六年八月二日臣僚陈请到指挥,显见因此陈请,致得州郡凭借,用法深刻。
臣蒙恩遣使一路,出自圣知拔擢,苟有所见,不敢隐默,欲望圣慈,更赐详酌。
如以臣所奏为然,即乞特降睿旨,寝罢乾道六年八月二日因臣僚陈请所降指挥,庶使百姓不致枉被深重刑责。
且下情获通,胥吏稍有畏惮,天下幸甚。
泉州申枢密院乞推海盗赏状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六、《西山文集》卷八
照对温艚贼徒自四月二十九日侵犯郡境,本州亟牒左翼军遣发官兵,及劝谕晋江同安管下诸澚民船与官军会合前去收捕。
公移亲笔,再三勉励,如能捕获贼首及其徒党,除优支赏犒外,更与保明具申朝廷,补授官资。
用是人情翕然,莫不思奋。
至五月十三日,左翼军统制处厚躬率守阙进义副尉权正将备将丘仝、进勇副尉拨发官陈聪、效用充拨发官廖庚、降守阙进勇副尉训练官世荣、前进武校尉权本州潜火官商佐等,乘驾甲乙丙大战船并次船共五只,计水军四百一十八人,烈屿守领方知刚、林枋等纠集民船三十六只,计乡兵四百六十二人,岭兜总首王行己船四只,计乡兵六十人。
其贼船一十四只望风奔遁,至漳州沙淘洋,为官民船赶上,获到贼首赵希却、林添二、陈百五、蔡郎四名,贼徒林从五等一百一十七人。
又左翼军捉到贼探郑九七、高彦二名,晋江县捉到贼探朱十四一名,惠安县捉到贼探林庆郎一名。
漳州统领修武续捉到被掳人樊十等一十一名。
总计一百三十六人,并赃仗等,分送州司理院及左翼军勘院根问,各据招节次在海行劫,及上岸放火杀人等罪犯,于当月二十四日照律处断,及将被掳人释放。
已具申枢密院外,切念某叨居郡寄,平时素无威望可以震慑奸心,致使贼徒乘间侵轶。
仰赖朝廷威德所被,将士民兵相与协力,虽未能尽行剿绝,然贼首赵希却素与王子清敌体,林添二、陈百五、蔡郎等亦皆王子清腹心,既遭擒戮,贼势缘此遂孤,其气亦沮,目今窜入北洋、泉、漳一带,盗贼屏息,番舶通行。
所有统制处厚等委有劳效,合保明具申下项:
一、武经郎殿司左翼军统制泉州驻劄薄处厚廉谨持身,善抚士卒,到官数月,修饬军政,渐有条理,舟船器甲,整治一新。
及贼徒及境,遂能奋不顾身,统率将士,冲冒风涛之险,于五月初九日晋江县管下水澚海心,捕获强盗王子玉等四十八人,十二日同安县管下料罗海心,捕获强盗史添四等三十一人,解赴本州根勘,各曾在海节次行劫,已申安抚司酌情处断外,至当月十三日漳州沙淘,遂捕获贼首赵希却等,旬月之间,海道顿清。
欲望朝廷特赐奖擢,以为兵将官之劝。
一、左翼军将副合干人林赐、廖彦通、丘仝、陈聪、廖庚、吴世荣及本州潜火官商佐等,并系在海亲获凶盗之人,欲乞朝廷特赐指挥,各与升转。
内丘仝一名人材事艺颇出诸校之左,曾于去年十一月内带领兵船到漳州海界沙涛州,亲获强盗徐十一等一十五名,今年三月到潮州海界蛇州洋,亲获强盗陈十五等一十四名,解赴本州,送狱根勘,各节次在海行劫赃满,其徐十一等已具申安抚司、陈十五等从本州便宜处断外,及五月十三日沙淘洋之捷,丘仝用力尤多。
如蒙朝廷推赏,即乞稍赐优异,使将校有所激劝。
又吴世荣一名元系进勇副尉、权法石寨,因去年六月内福州客人陈八太在本港被贼行劫,有失收捕,某具申朝廷,蒙行下镌降一资,责以自效。
其劫陈八太船贼人续被温州乐清县捉获外,其吴世荣能以勤补过,于去年十一月内将带人船到本州海界围头洋,亲获强盗谢三一十一名,解赴本州,送狱根勘,申安抚司处断讫,至今年三月内,又于潮州海界蛇州洋,同丘仝获到陈十五等一十四名,至五月十三日沙淘洋之捷,吴世荣宣力亦多。
欲望朝廷特赐旨挥,叙复先来所降一资外,更与升转施行。
又商佐一名系故商荣之子,昨因随父于大奚山立功,授进武校尉
后缘其父海州失利,怨仇乘之,遂肆诬奸,致遭追夺。
居常以门户衰落,每有为国效命一洗前耻之意。
提举市舶赵某以其父商荣曾出其先丞相之门,带到本州权监药局因差部押潜火衙兵,统制处厚以知其人熟于海道,遂令随船前去捕贼。
商佐首登贼舟,俘获凶党,其勇敢趫捷,寔有可嘉。
兼昨来所犯已娄经赦宥,欲乞朝廷特赐叙复,于令参选,庶免终弃于无用之地。
并乞旨挥。
一、本州同安县管下烈屿首领方知刚、林枋等各系士流,颇能以信义服众,本县补充首领,提防盗贼。
昨王子清等在漳州海界浯屿放火杀人,去烈屿止一望间,方知刚等即团结丁壮,排布矢石,控扼海岸。
未几贼船果到本屿,见其有备,不敢辄犯,一境生灵赖以获全。
初无贼报,博访寓公士人以讨捕之策,众论翕然,以为温艚贼徒素与烈屿为仇,而本屿民兵便习舟楫,可为官军之助。
遂礼请乡官,前往劝谕。
其方知刚、林枋果能效力,率到人船,与左翼官兵会合。
贼徒初欲抵敌,以官民兵势盛,恐惧丧胆,遂束手就禽。
窃照庆元格,诸色人等亲获凶恶强盗三人,下班祗应
五人,进武校尉
七人,承信郎
今方知刚、林枋系同左翼军兵获到贼首赵希却等四名、贼徒林从五等一百一十馀人,又非仅获五七人之比。
伏望朝廷特赐详酌,推赏施行。
一、本州晋江县管下岭兜总首王行己将带人船,自备粮食器械,随队左翼军下海会合,获到贼徒钟宋三等七名,亦合照条推赏,并乞指挥
右件如前,伏乞指挥施行。
申闻者。
按:八月三日,奉圣旨薄处厚特与转一官,林赐、廖彦通、陈聪各特与转一资,丘仝特与转一资,仍特升差本军权副将,廖庚特与补一资,吴世荣特与叙复元资,商佐特与叙复元资,于令参选,方知刚、林枋各特与补下班祗应王行己特与补进勇副尉,今劄付泉州关牒施行。准此。
申枢密院措置军政状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七
照对某一介疏庸,误膺郡寄,民事之外,其于军政粗克究心。
自昨者海道披猖,幸即俘戮,因加讲究,乃知武备久弛,荡无堤防,故使凶顽之徒得以玩视。
于是选委僚属,遍行海上,相视形势,诹度利便,条画备禦之策,具申朝廷。
旋蒙报可,仍给赐祠牒,以赡工役之费。
某遵奉指挥,督促措置,今则法石、永宁二寨添展圆备,宝盖新寨亦已落成。
增屯舟师,分拨战舰,复水教之旧制,定巡逻之界分,已皆各有理条。
除别具申外,但其间尚有未尽未便事件,某虽叨恩易郡,受代有期,倘不一一申陈,切虑异时仍前隳弛,使朝廷给赐遂为徒费,某所区画亦为空文,其罪大矣。
用敢不避黩烦,具列如左,须至申闻者。
一、海道之备,无先舟楫。
往者左翼虽有水军之名,舟楫之具,初无一有,或遇寇警,临时差顾,往往缓不及事。
兼人船未尝相习,岂能冲冒风涛,与狂寇争一旦之命?
今来节次分拨,法石寨已有甲乙丙大战船三只,又有宁海、平海船各一,粗为足用外,永宁、宝盖各只有平海船一,仅可载战士四十馀人。
逐寨皆俯瞰大洋,万一贼舟歘至,其众稍盛,法石相去隔二三潮,猝然救援不及,非惟难以取胜,抑恐返滋贼势。
合更与造船二只,发下两寨添贴使用。
兼照旧额水军战船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例从本军申帅府帅司申朝廷,往复迟回,差官计料裁减,动至累载,方准行下,或竟寝不报。
缘此坐泥腐坏,不可复修。
今若仍循旧例,遇当修之岁然后有请于朝廷,切虑报应稽迟,不及以时修葺,二三年间,诸寨之船必皆朽败,一有警急,何所措手?
切照甲乙丙三大战船,元系朝廷行下运司、本州,就有管官钱内各拨一半应副,候毕申豁,为钱一万二千馀贯
平海等船系本州将获到贼船重行帮修,拨付蓬帆杠具,色色全备,其费亦复不少。
若二三年间便为弃物,深为可惜。
某与统制杨武翼俊及本州通判施朝奉诚一等官详细评议,皆谓莫若具申朝廷,乞支降官会二万,内五千付本军打造战船二只,拨付永宁、宝盖二寨添贴使用,馀一万五千贯发下本州知通同共交管,置抵当库一所,于本军选差将佐一员干当,将收到息钱分明上历,不得那移他用。
遇战船稍有损动,即从本军报州,委官计料,立便修葺,所费少而见功多。
后遇当修年分,更不具申朝廷,乞行拨降。
或将来大段年深,别合打造,方许申陈,庶免频渎朝廷,亦便诸寨之船常新而不坏,所利甚大。
今来所乞钱数,系是公共会约,须尽得此数作本,方可继营见息,为随时修葺之费,不至侵动本钱。
而朝廷一番颁给之后,可以支持一二十年,比之向来三五年间辄一申请又为有间。
伏望朝廷特赐从给降,免行裁减。
伏候旨挥。
〔小贴子〕云:上项所,如蒙朝廷从允,即乞并降旨挥,令本州知通同左翼军统制每岁终联衔结状,保明所管战船有无损动及抵当库收支见管钱数,朝廷照会,庶几永永不至废坏。
并候旨挥。
一、既有舟船,不可无梢碇水手。
今本军诸寨阙额颇多,平时巡逻已是费力,若猝遇警寇,与相驰逐于大海风涛之中,梢碇乏人,岂不误事?
某昨尝备本军所,乞行下招填,仍与刺充效用,庶得骁勇之士。
续准指挥江上诸军所招梢碇止刺军兵,是致施行未得,今来不敢再前请。
照得诸处配到左翼军重役兵士,多是在海道行劫作过之人,照条三年无过犯,改刺本州牢城。
今与统制等官详议,欲乞朝廷行下本州守臣,同本军统制官,于重役军兵中拣选少壮轻捷、谙会船水之人,改刺左翼军三色军兵,充梢碇水手,粮廪既不甚增,缓急实得其用,的为利便。
兼照往年统制韩俊任内,亦曾申请,蒙朝廷行下遵从招刺。
今某所乞,委有上项体例,伏乞朝廷速降旨挥施行。
一、某昨来画一申请内一项,乞行下左翼军,今后将官差在永宁、围头者,以年为率,理作重难,以除获到贼徒别朝廷,照条格推赏外,如止是巡绰有劳,界内无盗贼作过,亦许本军保明升差一次。
其法石将官在寨实及二年,如能究心军政,肃清海道,亦与申闻朝廷,别作酬奖。
寻准省劄,已劄泉州左翼军,照所事理,如见得委有劳效,即仰次第取朝廷旨挥,劄付本州照会,某谨已遵禀。
照得法石寨合差正将一员,永宁寨合差副将一员,围头、宝盖寨各合差准备将一员。
据本军守阙进义副尉、权准备将彦通进勇副尉准备将显祖,守阙进义义尉、本军训练官世荣,皆谙熟海道
内廖彦通、吴世荣因去年五月内捕获海寇赵希却等,蒙朝廷推赏转资,已差廖彦通权法石寨正将,刘显祖权永宁寨副将,吴世荣权围头、宝盖寨准备将职事。
并据廖彦通,已管干逐寨职官去讫。
某寻行考察,本军所差委已公当,但窃见三衙江上诸军有合升差之人,皆从本司保明,朝廷出给差劄,帮行请给。
独水军缘屯戍外郡,遇有升差,止殿前司出给差帖,州郡以非朝廷补授,不敢帮行请给,止是本军量行添支,其多者不过十千而止,虽有将佐之名,初无其实,难责令尽心职事。
今法石等三寨俱系控扼海道,每遇盗贼窃发,欲其捐弃躯命,与狂寇角逐于大海风涛之中,非稍优廪给,有所不可。
照得廖彦通等皆因开禧二年起发山东进取补授上项官资。
其廖彦通权准备将已及七年,刘显祖权准备将方及三年,吴世荣训练官已及三年,逐年登载账籍枢密院照会,各皆有劳无过。
欲乞朝廷出给差劄,令廖彦通正充准备将,刘显祖、吴世荣权准备将,候满二年日,照已降旨挥别行次第保明,伏乞旨挥施行。
一、某昨以左翼军于本州初无统摄,平时军政略不与闻,缓急调发,尤难另召,尝具乞降旨挥,令左翼军听本州节制。
寻准省劄,如遇海道盗贼窃发,许本州守臣调遣收捕。
某敬已遵禀,但有更合申明事节。
本军兼控水陆,若海道有警方许调遣,万一陆路或有缓急,本州既难坐视,若欲调兵追捕,又恐本军以所降旨挥止及海道为词。
其合申明一也。
又军政修饬,全在平时,今若遇警急始许调发,而平居不加考察,亦有所未便。
某昨来所利害颇已详尽,未蒙施行。
若使统戍得人,常如今日,有教阅训练之勤,无掊尅朘削之害,虽不俟州郡节制固无不可。
其如廉介公勤之将,未易多得,殿司邈在行都,帅宪亦相去数百里,近而可以考察者莫如州郡,又以元无统属,不敢过而问焉,则军政之废坏将有不可胜言者。
是以数十年来,士卒不复如向时之精锐,舟船器械不复如向时之整备,正以主将多非其人而又无从旁督察之者,遂得以肆其贪叨掊尅之私。
士卒平时未尝有一日温饱之适,怨气满腹,无所告诉,有缓急必欲其捐躯效命难矣。
故为一戍将之私计则以受节制于本州为非便,为一军数千人之公计则以听节制于本州为至便。
朝廷之上,将为一戍将之私计乎?
为一军数千人之公计乎?
况戍将之公廉无私者,亦自以本州节制为便,如今统制杨武翼俊是也。
某昨申请之时,俊尝与闻,颇以为喜。
盖其置军于此,事力寡弱,凡百非州郡扶助有所不可。
若获受本州之节制,则用度之窘缺,可以借兑,出师之粮饷,教阅之犒赏,可以仰给。
其有劳效,可借本州之保明;
其有利病,可望本州之申述。
盖州郡与本军合为一体,凡事相为援助,则在本军,为力也易。
若州郡本军各为一家,凡事不相左右,则在本军,为力也难。
且如去岁海寇之警,用力追捕虽将士之力,然非本州一一应付,则本军虽欲进前讨捕,有不可得。
方其出军之时,本州给以粮饷,犒以酒肉,日接于道,而又合民船以助其势,雇水手以助其用,调度有出。
郡之老吏窃窃私议,以为捕寇之事本州从来只是移文督责,何须枉费官钱,盖其习熟见闻如此。
今若仍前不相系属,自今或有缓急,彼虽听州郡之调遣,然初无节制之柄,必不能督之向前。
州郡既不预节制,亦必具文行移,必不肯资以费用。
借使统戍得人,犹恐未能独办其事,况一有庸缪之人滥居其选,既无州郡督责,又无州郡应副,岂复肯尽心竭力以收捕盗为己责乎?
其合申明二也。
剽闻昨来议者以殿司大军不应听外郡节制,是致朝廷未蒙听许。
切照殿司官兵之戍淮上者,虽小小军垒,皆许节制。
借曰淮上系是边面,讦禦盗寇,不得不然,本军控扼海道,捍禦海寇,亦非閒慢去处。
许浦系御前水军,置副都统制,近因浙西提刑申请,尚许提刑司节制,况左翼止差统制官,而其海道利害又与浙西无异。
某自准回降,即欲开陈,虑涉招权之嫌,是以不敢。
今受代在数日间,窃伏惟念朝廷置此一军,关系甚重,若欲军政常常修举,非付州郡以节制之权,终有所不可。
且将去而言,尤无所嫌,用敢再前请。
伏望朝廷检照某去年八月内劄子所事理,早赐施行,实悠久之利。
伏候旨挥。
〔小贴子〕某今来所请,系欲扶助军政,非欲侵挠事权,如蒙朝廷以为可行,即乞明降约束,不许干预军中钱物、差借人兵及率意擅自升差将佐
统制官与州郡往来素用宾主之礼,亦合并仍其旧,不得辄有改更。
庶几彼此相安,可以协济国事。
并乞旨挥(此状既即离任,其后得旨令泉州守臣节制左翼军。 《西山文集》卷九。)
下「义」字疑当作「副」。
霁月楼记1171年8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九、《诚斋集》卷七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余顷官于朝,得余叔祖彦通书,诿余以名石井张氏之楼,且为之记。
余以未尝至石井,未登斯楼,莫知所以名之者。
乃复书彦通,讯以斯楼何宜。
彦通又以书云:「暄凉靡不宜,而尤与宜;
风物靡不宜,而尤与月宜;
朝暮晦明靡不宜,而尤与霁宜」。
余乃大书「霁月楼」三字以遗之,未暇作记也。
余尝见诗家者流多喜谈霁月,余以为万象皆有新故,无新故者,月也,顾曰「霁月」焉。
及余为博士于奉常时,且半,吏白余当祠寿星,余与少卿蜀人黄仲秉斋宿于西湖南山净慈禅寺
是夕雨作,荷叶终夜有声骚骚也。
五鼓夙兴,登坛将事,则天宇如水,月色如洗,殆不类人间有也。
盖诗家之谈犹信。
张君克刚喜宾客,且博延名士,以才其子弟,斯楼又胜绝,予安得月前霁后御风往观焉!
先𣶂此记,庶几与斯楼有一日雅也。
年月日某记。
史局灵台郎杨觉民等转官事诏隆兴元年十月十二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一四
史局灵台郎杨觉民、祖世贤、李彦通、张仲该遇覃恩转官,合转直长,有碍本局试法,候试补直长了日收使。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一之八(第三册第三○○五页)。又见同书职官一八之九二(第三册第二八○○页)。
梅溪题名赋(并引)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五、《梅溪先生文集》卷一一、《宋元学案补遗》卷四四
吾徒宋孝先、李大鼎作《梅溪庚午多士赋》,叙一堂八斋六十人名字,而铺陈条列三百六十字之中,言简意尽,有足观者。
陈元佐、万孝杰、童侃又作《溪多士赋》,通前后八年间凡一百二十人而并列之,文工而事益详。
予于是采二赋之馀意,变声律而古之,先美后规,效古人劝讽之旨,非敢以文戏也。
目曰《梅溪题名赋》。
余辟馆于梅溪兮,岁甫及乎梦龄(余弟寿朋字梦龄。书馆之辟,今八年矣,故借梦九龄以喻意。)
自渊献而逮乎敦牂兮,顷十朋而今百朋(某,余名。百朋,予季弟昌龄名。予癸亥秋辟馆聚徒,游从者十人,至庚午岁通数之,凡一百二十二人。)
斋敞八而堂虚一兮,咸与贤而与能(谢与贤简之,与能任之。)
余宗旦而罔有一德兮(余宗旦仲阜,贾称一德。),敢不希仲舒明经(陈元佐希仲。)
幸诸友能祖说之逊志兮(张祖说文孺,郑逊志时敏。),又恪希颜回之服膺陈恪叔恭,林次渊希颜。)
乃有汾晋五士(罗士能少陆,谢士奇文美,士龙汉臣,连士表少华,季士宏宏老。昔晋文公五士,故曰汾晋五士。)汉唐群英(张次房汉英孙元唐英李杞亦字唐英。)郑国七子张仲远子猷,周孝友子施孝显子扬,孝思子则,浚子深王淳张载子厚。《春秋》有郑七子赋诗。)凉州三明刘玄德明夫,万序明之,余如晦明叟。后汉凉州三明。),器成三足之鼎(李大鼎镇夫,郜鼎叔镇,万鼎镇远。),才宜九佐之卿(万澄清卿,童伟俊卿,侃文卿宋孝先舜卿,林汤臣商卿陈朝正卿,施良臣名卿,陈光朝台卿,林叔举虞卿。)
有一瑞兮冲远之鹗(贾脩一瑞,刘鹗冲远。),有千里兮图南之鹏(周千里百驹,谢鹏图南。)
莫不端武升堂(蔡端武威仲。),敦诗趋庭刘敦诗温夫。),如璧之莹(余璧全之。),如芷之馨(玉芷茂之。),如㮤之茂(叶㮤茂正。),如椿之灵万椿杨椿并字大年。),如楩楠之美(万楩永年,亿年,杨楠元干。),如松梓之青(万松乔年林梓材叔。)
森乎如钺之可畏刘载通达。),轰乎如震之可惊周震景东。),皎乎如海峤之吐明月(蒋峤景山。),耿乎如长庚之辉众星李庚少白。),昂昂乎如季梁之梗槩(万孝杰季梁陈昂仲昂。),孜孜乎卫伯玉之老成(潘孜元善,刘□伯玉。)
可居天任而泽远赵公天任杨寓泽远。),可为王佐而扬庭王佐才仲,陈献可扬庭。),可起傅岩之筑刘傅岩叟。),可同舜佐之登谢皋舜佐。)
一夔而乐作(连宪民式,周次凤一夔。)伯虎文兴(贾炳作德夏伯虎用之。)
肇辉先之德业(陈肇德远,许煇先光甫。),谐兴祖之家声(余谐孝仲姚绍宗兴祖。)
汝文兮宜月选而季诠(何铎汝文,季诠仲言。)汝弼兮必类进而方升陈舜咨汝弼方升中高。)
逖矣乎(王逖正矣。),有来二客,业彼管城横阳武子龙泉叔奇来客梅溪,以篆字题名。),名列甲乙,字篆丙丁(丙丁,谓篆字也。见《尔雅》。),如翼斯飞吴翼季南。),如璘斯荧王璘德夫。),灿银钩与玉箸,俨壁上之题名。
吾徒之秀,乃有词赋兮少云之作(朱少云吉作。)
太原之老,乃变声律兮祖舜之赓(陈少虞祖舜。)
于是阐大猷而溥告之曰李大猷定夫,孙溥德广林溥叔广。):学必剖藩篱而克己(缪克己兼夫。),道必舍蹊径而中行(蒋中行谦仲。)
先之以孝忱之意万庚先之曾来会课,亦与题名。宋孝忱伯恂。),申之以敦信之诚(万庠申之,刘敦信叟。)
礼欲安上兮必先自治林安上世□。),仁欲及远兮慎毋自矜(林取仁及远。)
湛万顷以窥宪黄万顷伯厚,叶顷澄叟。),妙一唯之悟曾(邬一唯仁叟。)
祖伊尹畎亩之乐(许祖伊次尹。),振仲尼文教之鸣(陈之纪振仲。),玩蒙亨之爻象李蒙彦通。),俟泰来而汇征万康泰之。)
勿务世华而起文通之夏伯世华刘文通叔达唐陆淳谥文通先生柳子厚尝欲扫其门,然陆亦附王叔文者。),勿求必达而贪季孙之荣张必邦彦,刘祖汉季孙。)
穷则隐居(吴隐若靖翁。),达斯大亨徐大亨显仲。)
凡百君子,毋渝此盟。
送脩彦通西湖1103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六、《石门文字禅》卷二四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道林寺
东吴山川清胜,甲于天下,而湖山深秀,正如美丈夫之眉目。
大通禅师淡然无营于林石之间,而声光照曜于四海之外,如晓天之日。
从而游者,睿郎廓然焉,其高秀之韵,烂然相映,如长庚之星。
吾友彦通既以父事大通,而其德友廓然,又如无心之云,往来于湖山之上,从容二老之间。
舒徐容曳,油然自得,其直谅多闻之实,道德光华之言,与夫幽寻清讨之趣,固已厌饫平生矣。
而又周游淮海,浮飘大江,经行于炉峰之下。
久之,南穷衡岳,辽绕数千里,吊古圣之陈迹,览林壑之形胜,求诸宗故老而扣之。
其异家入道之智,差别之旨,无所不闻,于是浩然有归欤之兴。
为余留于湘江道林者一月,既旦行,余执其手而语之曰:昔雪峰道经祝融,人劝其一登绝顶,掉头掣肘曰:「青山长在,知识难逢」。
且山林虽佳,于道无所益也明矣。
马祖谓紫玉曰:「山水之秀可居,益汝道气」。
是若有益于道者,何也?
及观兴化之论,乃曰:「吾虽嗣临济,而发药之友者,大觉是已,山林未暇论也」。
而师且后之,是胜侣之德,其不可不重,如是其甚也!
呜呼,是三者,古之人有得于一,则固已誇谈于丛林,而传诵于后世,矧吾彦兼取而有之,可谓盛哉!
独余奇穷,侵寻老境,得一而志二,相视无所逃其羞。
虽然,于其私则若不足,而能喜彦通之乐有馀也。
诸公咸赋诗,而余叙此为赆,彦通其见怜乎!
主簿胡君墓志铭政和六年十二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二、《浮溪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
安定胡者,君族姓也。
霖、君济者,君字名也。
世家歙之婺源,尝得奉新主簿以归者,君爵里也。
顺宜、曰大明,居乡称善人长者,遗芳衍庆,逮其子孙者,君祖、父也。
少孤,能自树立,喜读书属文,与其兄学四方,要必自我起家,虽祁寒剧暑不置者,君志操也。
以赀长雄其乡,务交结贤士大夫,间斥其馀,趋人之急,晚不乐试吏,居家以甘旨奉其亲者,君行义也。
筑亭馆溪山之间,藏书万卷,以课子弟,莳花万本,以娱宾客,一时台阁之彦、戚里之贤,交口誉君,以文纪其实,至无虑数百篇者,君能自适其适而有闻于世者也。
得年五十有三,以政和二年某月甲子殁牖下者,君之始终可考而无愧者也。
清河张氏,宜家媲德,曰师礼、师雄、师愈,嶷然为举子之秀者,君之嫔、息也。
女一人,为进士张亨龙妻。
孙男女若曾孙合十人者,君之后将大而无穷也。
六年冬十有二月某甲子,卜其家百步曰西园之石者,君之葬所年月也。
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君于志义,几于两得矣。
而孤师礼又能状君之行实,求铭于余,以行世传后,其言皆合理应法,此余所以为之铭而不得辞者也。
铭曰:
德人之生,如玉粹然。
与瑑琮璧,交神享贤。
宁韫诸石,辉山润川。
孰能自珍?
君实有焉。
不受世琢,独完其天。
徜徉林庐,匪轾匪轩。
喜事如侠,遗神若仙。
俯仰一世,归安九泉。
绳绳诸郎,驹骏雏鹓。
尚想来世,幽光益传。
其植墓槚,清阴满阡。
刻吾铭诗,信必有年。